|
那曲羌塘草原
羌塘,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一九九三年批准成立,二零零零年四月四日被中央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也是全国的第二大自然保护区。羌塘是那曲地区首府所在地,独特的藏北风光和民俗风情强烈地吸引着众多旅游者,每年一度的赛马节已成为这里最隆重的民族节日。青藏、黑昌、黑阿公路在此相汇,使这里成为藏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。 羌塘意思是北方广阔的草原,堪称羌塘草原。是指藏北高原内流水系的连片地域,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,也是1个具有丰厚沉积层的文化沃土。这里地处“世界屋脊”的青藏高原腹地,是中国5大牧场之1.
那曲草原被《中国国家地理》评为中国最美的6大草原之1。那曲历史悠久,明确见于史料最早的便是古老的象雄政权,在汉文史籍中,称之为羊同。
1269年,忽必烈派员在这一带设置驿站,其中在前藏设置驿站7所,驿道穿越今那曲及当雄一带,并派蒙古军屯驻藏北。自此之后的各朝各代,那曲就一直处于重要的战略位置。
同世界众多游牧民族一样,藏民族世代与马为伴。民间传说,马是天上的神鸟与地上的猴子结合而生,因而,纵马扬鞭之时犹如风驰电掣。
生活在高原特殊自然环境中的人们尤其是在藏北牧区,马对于牧人更是形同手足。他们的生产生活一切行动离不开马匹,昔日从事艰苦的征战更离不开马匹。由此,藏族先民们自原始时期就对马产生了深厚的情感。漫长的岁月,马甚至被人们神圣化、神灵化。因此,在所有民间传承的藏族节日中,以赛马和比武的方式决定部落命运和部族头领,在征战频繁的远古年代就已屡见不鲜。所以,赛马节也是马的节日,是书写和延续草原历史文化传奇重要而古老的传统。
为了一年一度的节日,辛劳了一年的藏北人,早早从方圆几百公里的各乡各镇,赶着牛羊,驮着帐篷,带上青稞酒、酸奶子等食品,以及图案美丽的帐篷、卡垫,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,佩戴着祖传的各种珍宝和最值得炫耀的珠宝饰物。在藏北,人们十分看重服饰挂饰,那是一个家族、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。那些服饰,有金有银,有虎皮、豹皮,价值少则几万,十几万,几十万甚至上百万,真乃价值连城。人们或骑马,或开车,一路踏歌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。成千上万质地各异,花色各不相同的帐篷,如同天外来客,几乎在一夜之间挤满了那曲赛马场四周,直至连成一片蔚为壮观的“帐篷城市”。
赛马节上,牧民白天观看骑士们的赛马、马上射击、马上拾哈达、赛牦牛、拔河、抱石头等各种比赛和马术表演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,晚上则聚在一起围着篝火唱歌跳舞,喝茶饮酒。赛马节自8月10日开始至16日结束,期间,整个草原变成了歌舞的海洋,比美比富的赛场,欢声笑语享受生活,伴随着赛马节的始终。整个地形呈西高东低倾斜,西高,中平,东低。中西部地形辽阔平坦,多丘陵 盆地,湖泊星罗棋布,河流纵横其间。东部属河谷地带,多高山峡谷,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,并有少量的森林资源和灌木草场,气候好于中西部。
羌塘草原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,拉萨以北约三百二十千米的那曲地区,昆仑山脉、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,长二千四百千米,宽七百千米,平均海拔五千米,总面积六十多万平方千米。是西藏面积最大的一个纯天然草原。这里地形地貌多变,草原、高山草甸、戈壁、湖泊、山川遍布其间。为极地高寒气候,人迹罕至。
羌塘,不仅有远古岩画,也有象雄王国遗址,英雄格萨尔王的足迹及故事遍布藏北,玛尼堆,经幡、古塔随处可见……为苍芒的大草原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,著名的唐蕃古道贯穿南北。
羌塘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独特,野生动物资源丰富,因为他的特有性和生态脆弱性,所以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,现在保护羌塘草原包括鸟类在内的珍稀动物,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项目。西藏自治区内被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藏羚羊、野牦牛、雪豹、藏野驴。藏原羚、黑颈鹤等三十余种。牧民们在这儿创造了梦幻迷离,色彩斑斓的游牧文化。这个动物的王国,也是人类文明应该守护的一片净土。虽然这里的动物种类相对贫乏,但动物的种群数量大,特有种群多,如藏羚羊数量约有四万只,野牦牛有壹万多头,藏野驴有三到四万头之多。在那一望无际的草原上,到处都是牧民赖以生存的牦牛和羊群,处处可见牧民栖息之所--帐篷。
每年8月,是藏北草原一年之中最美丽的季节,也是草原的主人们举行最为隆重的民族节日之时。
我曾有幸参加过两次赛马节,可以说这是藏北最喜庆热闹,最美丽隆重的草原盛会。它不仅是当地的民族节日,也是旅游的最佳时机,只有此时,我们才能真正了解这个民族,感受他那特有的民风、性格、习俗和豪爽、勇猛、朴实、善良、热情。每到赛马节时,如厚厚绿色毛毯般空旷的草原,瞬间就会变成一座名副其实的草原帐篷城。
|
|